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你公司《關于〈塔河油田西部奧陶系油藏2024年第二期產能建設地面配套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報批申請》收悉。經研究,批復如下:
一、塔河油田西部奧陶系油藏2024年第二期產能建設地面配套工程位于阿克蘇地區庫車市及沙雅縣,項目包括20條管線工程,起點地理坐標為:東經83°21′9.35″,北緯41°11′0.10″;終點地理坐標為:東經83°40'42.15",北緯41°07'06.18"。本項目建設性質為改擴建,管線占用國家二級公益林。主要建設內容為:1.主體工程,包括TP1118井至TP165混輸泵站集輸工程1184.49米,TP282X井至TP-4計量間集輸工程3630米,TP1105X井至10-2計轉站集輸工程5793米,TP1108X井集輸工程2861米,TP1109X井至TP-5閥組站集輸工程3528.8米,TP1110井至TP1111X井場集輸工程2488.14米,TP1111X井至TP-11計轉站集輸管道2722.02米,TP1112X井至TP-11計轉站集輸工程1721米,TP1114X井至TP-6閥組站集輸工程822米,TP1115X井至TP-6閥組站集輸工程873米,TP1113X井至TP1111閥組單井工程1649米,TP1119X井至TP168井單井工程2334.4米,TP1117X井至TP-11計轉站集輸工程3041.39米,TP12-Q10H井集輸工程3501米,TKK3-3-1X、TKK3-3-2集輸工程3419米,TKK3-1-1X集輸工程2395米,TKK3-2-3X集輸工程1185.03米,TP1104集輸工程11400米,TP181H-1H(TKK3-3-3X)集輸工程1124.7米,TP1106X集輸工程1200米。2.公輔工程,包括配套建設土建、通信、電氣、自控等工程。3.環保工程包括廢氣、廢水、噪聲、固體廢物等污染防治工程和環境風險防范工程。4.依托工程為塔河油田綠色環保站。本項目總投資12000萬元,其中環保投資316萬元,約占總投資的2.63%。
二、根據新疆威澤環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編制的《塔河油田西部奧陶系油藏2024年第二期產能建設地面配套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以下簡稱《報告書》)的評價結論、自治區環境工程評估中心關于《報告書》的技術評估意見(新環評估〔2025〕21號)及自治區排污權交易儲備中心關于《報告書》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審查意見(新環排權審〔2025〕9號),本項目符合阿克蘇地區“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符合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十四五”規劃及規劃環評要求。在嚴格落實《報告書》提出的各項環境保護措施后,本項目所產生的不利環境影響可以得到緩解和控制,我廳同意按照《報告書》中所列建設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工藝和擬采取的各項環境保護措施進行建設。
三、在項目建設、運行和環境管理中要認真落實《報告書》提出的各項環保要求,嚴格執行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并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強化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嚴格落實《報告書》提出的各項生態環境保護措施,通過進一步優化施工組織,統籌現有道路、限定車輛行駛路線、加強挖填施工管理等控制占地影響范圍,減少工程臨時占地和地表開挖造成的不利影響;項目在選址、施工作業時,嚴格控制施工活動范圍,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施工土方全部用于管溝回填和平整,嚴禁隨意堆置;工程占地應按照國家和地方有關工程征地及補償要求,在主管部門辦理相關手續,并進行補償和恢復;施工結束后,及時清理施工現場,做好施工場地的恢復工作,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運營期加強設備的管理和檢查,及時發現解決問題;退役期做好設備退出及固井、封井工作。嚴格落實水土保持和防沙治沙措施,制定完善的油區生態環境保護和恢復治理方案并嚴格落實,開展綠色礦山建設。
(二)嚴格落實廢氣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避免在大風天氣作業,提高施工效率,減少裸地暴露時間,物料遮蓋;加強運輸車輛管理,進出車輛減速慢行,定期檢修,燃用合格油品。運營期,加熱爐使用凈化后的天然氣作燃料,通過8米高排氣筒排放,顆粒物、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排放須滿足《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71-2014)表2排放限值要求。
加強無組織廢氣管控。管線閥組非甲烷總烴無組織排放須滿足《陸上石油天然氣開采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39728-2020)中企業邊界污染物控制要求,硫化氫排放濃度須滿足《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中新擴改建項目二級標準。
(三)嚴格落實水污染及土壤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管道試壓廢水用于場地周邊潑灑抑塵,不外排。運營期無廢水排放。
(四)落實聲環境保護措施。運營期選用低噪聲設備,采取基礎減振、提高工藝過程自動化水平等措施,確保廠界噪聲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2類聲環境功能區環境噪聲限值要求。
(五)加強固體廢物分類管理。本項目產生的危險廢物須交由具有相應危廢處置資質和能力的單位處置。危險廢物的收集、貯存、運輸須符合《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23)、《危險廢物收集貯存運輸技術規范》(HJ2025-2012)和《危險廢物轉移管理辦法》(部令第23號)等要求,同時將相關資料存檔備查。
(六)強化環境風險防范。嚴格落實《報告書》提出的各項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建立健全環境風險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的崗位責任制;修訂完善企業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將本項目環境風險納入現有環境風險應急管理范圍內,定期開展應急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加強對地下水、土壤等的監測,對環境污染隱患做到及早發現、及時處理。
(七)本項目所在區域屬塔里木河流域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應嚴格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及《關于加強沙區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通知》(新環環評發〔2020〕138號)等規定和《報告書》提出的各項防沙治沙措施,并持續動態優化調整各項措施,減少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防沙治沙措施落實之前項目嚴禁投入運行。
(八)開展工程環境監理,在施工招標文件、施工合同和工程監理合同文件中明確環保條款和責任。編制和報備施工期環境監理實施方案,定期提交監理報告,并將環境監理情況納入項目竣工環保驗收范圍。
四、在項目施工和運營過程中,應建立暢通的公眾參與平臺,及時解決公眾提出的環境問題,滿足公眾合理的環保訴求。定期發布企業環境信息,并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五、工程建成后3至5年內,須開展環境影響后評價,重點關注項目建設的生態、土壤和水環境影響,根據后評價結果,及時補充完善相關環保措施。
六、你公司應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建立內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明確機構、人員職責和制度,加強生態環境管理,落實《報告書》提出的各項“以新帶老”整改措施,確保投運前完成各項整改措施,推動各項生態環境保護措施落實。項目建設必須嚴格執行配套的環境保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的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項目建成后,須按規定開展竣工環境保護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運行。如項目發生重大變動,環評文件須報有審批權的生態環境部門重新審批。自環評文件批準之日起滿5年,工程方決定開工建設,環評文件應當報我廳重新審核。
七、阿克蘇地區生態環境局,阿克蘇地區生態環境局庫車市分局、沙雅縣分局要切實承擔事中事后監管主要責任,履行屬地監管職責,按照《關于進一步完善建設項目環境保護“三同時”及竣工環境保護自主驗收監管工作機制的意見》(環執法〔2021〕70號)要求,加強對該項目環境保護“三同時”及自主驗收監管。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局要加強對“三同時”及自主驗收工作的監督指導。
八、你公司應在收到本批復后20個工作日內,將批準后的《報告書》分送阿克蘇地區生態環境局,阿克蘇地區生態環境局庫車市分局、沙雅縣分局,并按規定接受各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的監督檢查。
2025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