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經審查,2025年2月21日我廳擬對下列核與輻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作出審批意見。為保證此次審查工作的嚴肅性和公正性,現將擬作出審批意見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基本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5年2月21日-2025年2月27日(5個工作日)。
聽證權利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內申請人、利害關系人可對以下擬作出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意見提出聽證申請。
聯系電話:0991-4165405(兼傳真)
通訊地址:烏魯木齊市南湖西路215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生態環境廳核與輻射安全管理處
郵 編:830063
序號 |
項目名稱 |
建設地點 |
建設單位 |
環評單位 |
項目概況 |
主要環境影響及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
公眾參與情況 |
相關承諾文件 |
1 |
昌吉準東宜化(其亞)“兩個聯營”項目電廠750千伏送出工程 |
昌吉回族自治州準東經濟技術開發區境內 |
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建設分公司 |
南京國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新建750kV架空線路折單長度8km,其中同塔雙回路架設2×2.7km,單回路架設2.6km。 |
(一)嚴格落實控制工頻電場、工頻磁場的各項環境保護措施,且應給出警示和防護指示標志。確保項目周圍區域工頻電場強度、磁感應強度符合《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要求。 (二)強化噪聲污染防治。采取優化導線選型等有效減噪防治措施,確保項目沿線聲環境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相應聲功能區標準要求,防止噪聲擾民。 (三)加強施工期環境管理,落實各項環保措施,合理劃定施工范圍,減少對地表的擾動,大風天氣嚴禁進行土石方作業,嚴防水土流失。施工結束后,應及時清理施工遺跡,恢復地貌。 (四)加強公眾溝通和科普宣傳,及時解決公眾提出的合理環境訴求,及時公開項目建設與環境保護信息,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
||
2 |
克拉瑪依中石油“兩個聯營”項目電廠750千伏送出工程 |
克拉瑪依市克拉瑪依區、白堿灘區 |
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建設分公司 |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中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 |
新建2條克拉瑪依中石油“兩個聯營”項目電廠-克拉瑪依750千伏變電站750kV單回并行線路,新建線路路徑長度約2×20.8km,新建桿塔107基。 |
(一)加強電磁環境污染防治。輸電線路臨近居民住宅時,采取抬高線高措施,確保輸電線路沿途環境敏感點的工頻電場強度和工頻磁感應強度分別控制在《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限值中4kV/m和100μT的要求。在通過耕地等場所時,確保架空輸電線路線下的工頻電場強度小于10kV/m,并應給出警示和防護指示標志。 (二)強化噪聲污染防治。采取合理布置線路、線高等有效減噪防治措施,確保項目沿線聲環境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相應聲功能區標準要求。 (三)嚴格環境風險防范。認真落實環境影響報告書提出的各種風險防范措施,建立完善環境風險防范制度,加強環境風險管理,防止電磁環境污染事件的發生。 (四)加強施工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采取有效防塵、降噪措施,不得擾民;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垃圾分類集中堆放,及時清運;產生的廢水應收集處理,不得排入沿線地表水體;在建設臨時道路、牽張場地等時,應盡量減少對地表植被的擾動,施工結束后及時進行生態恢復治理。 (五)加強公眾溝通和科普宣傳,及時解決公眾提出的合理環境訴求,及時公開項目建設與環境保護信息,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
||
3 |
塔城托里2×66萬千瓦煤電項目750kV送出工程 |
塔城地區托里縣 |
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建設分公司 |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中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 |
將塔額-克拉瑪依750kV線路π接入塔城火電廠,新建750kV線路路徑長度約2×20.5km,除塔城火電廠出線端采用同塔雙回架設外,其余段采用單回路架設。 |
(一)嚴格落實控制工頻電場、工頻磁場的各項環境保護措施,且應給出警示和防護指示標志。確保項目周圍區域工頻電場強度、磁感應強度符合《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要求。 (二)強化噪聲污染防治。采取合理布置線路、線高等有效減噪防治措施,確保項目沿線聲環境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相應聲功能區標準要求,防止噪聲擾民。 (三)嚴格環境風險防范。認真落實環境影響報告書提出的各種風險防范措施,建立完善環境風險防范制度,加強環境風險管理,防止電磁環境污染事件的發生。 (四)加強施工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采取有效防塵、降噪措施,不得擾民;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垃圾分類集中堆放,及時清運;產生的廢水應收集處理,不得排入沿線地表水體;在施工過程中,對開挖的地表做好苫蓋,減少水土流失;在建設臨時道路、牽張場地等時,應盡量減少對地表植被的擾動,施工結束后及時進行生態恢復治理。 (五)加強公眾溝通和科普宣傳,及時解決公眾提出的合理環境訴求,及時公開項目建設與環境保護信息,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
||
4 |
博州國家能源“兩個聯營”項目電廠750千伏送出工程 |
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博樂市、精河縣和第五師雙河市 |
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建設分公司 |
湖北安源安全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新建博州國源電力博州電廠-賽里木750kV線路工程,長度約為110.2km,采用單回路并行架設。賽里木750kV變電站擴建2回750kV出線間隔。 |
(一)嚴格落實控制工頻電場、工頻磁場的各項環境保護措施,且應給出警示和防護指示標志。確保項目周圍區域工頻電場強度、磁感應強度符合《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要求。 (二)強化噪聲污染防治。選擇合適的設備,采取合理布置線路、線高等有效減噪防治措施,確保變電站廠界噪聲符合《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3類標準,項目沿線聲環境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相應聲功能區標準要求,防止噪聲擾民。 (三)嚴格環境風險防范。認真落實環境影響報告書提出的各種風險防范措施,建立完善環境風險防范制度,加強環境風險管理,防止電磁環境污染事件的發生。 (四)嚴格落實艾比湖流域土地沙化防控生態保護紅線區生態保護措施。施工前開展人員專題培訓,提高施工人員的環保意識,嚴格落實施工期的各項污染防治措施,盡可能地減少施工過程對土地的占用和植被的破壞,堅持“邊施工、邊恢復”的原則,及時做好植被、臨時用地的恢復工作。 (五)加強施工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采取有效防塵、降噪措施,不得擾民;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垃圾分類集中堆放,及時清運;產生的廢水應收集處理,不得排入沿線地表水體;在建設臨時道路、牽張場地等時,應盡量減少對地表植被的擾動,施工結束后及時進行生態恢復治理。 (六)加強公眾溝通和科普宣傳,及時解決公眾提出的合理環境訴求,及時公開項目建設與環境保護信息,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