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建設分公司:
你公司《關于〈博州國家能源“兩個聯營”項目電廠750千伏送出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審批申請》及相關材料收悉。經研究,批復如下:
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等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我廳原則同意湖北安源安全環??萍加邢薰荆ńy一社會信用代碼:9142011275703320XF)編制的該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結論及其提出的輻射安全防護、污染防治等環境保護措施,從輻射防護與環境保護角度,該項目可行。
二、項目主要建設內容
(一)新建博州國源電力博州電廠—賽里木750千伏線路工程。新建線路途經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博樂市、精河縣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雙河市,線路長度110.2千米,兩條單回路并行架設,共新建桿塔243基。
(二)賽里木750千伏變電站擴建2回750千伏出線間隔。
本項目總投資為48164萬元,其中環保投資857萬元,占總投資的1.78%。
三、項目在建設和運行過程中,應認真落實本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提出的生態環境保護及污染防治措施,嚴格執行相關污染物排放標準,并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強電磁環境污染防治。輸電線路臨近居民類保護目標時,采取抬高線高措施,確保輸電線路沿途環境敏感點的工頻電場強度和工頻磁感應強度分別控制在《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限值中4千伏/米和100微特斯拉的要求。在通過耕地等場所時,確保架空輸電線路線下的工頻電場強度小于10千伏/米,并應給出警示和防護指示標志。
(二)強化噪聲污染防治。選擇合適的設備,采取合理布置線路、線高等降噪措施,確保項目沿線聲環境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相應聲功能區標準要求,防止噪聲擾民。
(三)嚴格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的保護措施。項目建設前需按《關于加強生態保護紅線管理的通知(試行)》(自然資發〔2022〕142號)文件要求辦理相關手續,施工前開展人員專題培訓,提高施工人員的環保意識,嚴格落實施工期的各項污染防治措施,嚴禁在生態保護紅線內設置施工營地,進一步優化調整塔基位置,盡可能減少施工過程對土地的占用和植被的破壞,堅持“邊施工、邊恢復”的原則,及時做好植被、臨時用地的恢復工作。
(四)嚴格環境風險防范。認真落實環境影響報告書提出的各種風險防范措施,建立完善環境風險防范制度,加強環境風險管理,防止電磁環境污染事件的發生。
(五)加強施工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采取有效防塵、降噪措施,不得擾民;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垃圾分類集中堆放,及時清運;產生的廢水應收集處理,不得排入沿線地表水體;在建設臨時道路、牽張場地等時,應盡量減少對地表植被的擾動,施工結束后及時進行生態恢復治理。
(六)加強公眾溝通和科普宣傳,及時解決公眾提出的合理環境訴求,及時公開項目建設與環境保護信息,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四、項目建設應嚴格執行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的“三同時”制度。環境影響報告書批準后,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或生態保護、污染防治措施發生重大變動的,應當按要求重新報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該項目竣工后,你公司須按規定程序對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進行自主驗收,驗收合格后,項目方可正式投入運行。
五、你公司應在收到本批復后20個工作日內,將批準后的環境影響報告書送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生態環境局、第五師雙河市生態環境局、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局,項目建設和運行期間應接受其監督檢查。
2025年3月3日